相信有不少内江的小伙伴的童年回忆中都有这样一个公园,他藏在半山腰之间。
时间是个神奇的东西,它会让你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忘记一些事情,它也会让你和一些事物相遇的瞬间,把你带回特定的时光。
每次路过梅家山公园,眼前总是能看见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笑脸,耳边总能响起同学们的嬉笑打闹声和略显“枯燥”的读书声,让我不由得晃一晃神,仿佛下一秒就会有小学时的伙伴背着书包向我冲来,揽着我的肩膀,兴奋地说要去掏附近哪颗树上的鸟蛋。
梅山公园位于内江梅家山上,在十四小旁边。它始建于1954年,前身是“梅家山苗圃”,1983年经市政府批准成立公园,1997年正式更名为梅山公园并对外开放。
这是一座已有67年历史的公园,主要分为前山和后山两个部分。园内植物高达150多种,其中很多植物都是自然生长而成的。前山主要是人文纪念性建筑,而后山是以花卉盆栽景观植物为主的观赏性休息场所。
前山有着我国境内唯一一座为纪念筑路民工而建造的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镌刻着毛主席的亲笔题词“庆祝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建天成铁路”,以此缅怀筑路英雄们。
从与十四小相邻的石梯沿梯而上,便是内江市市中区文化馆,一群热爱传统的人相聚在这里,待你慢慢走近,你会听到隐约的戏曲声,市中区川剧协会就在这里。
后山则是春夏秋冬各有景观,花卉植物众多,给人郁郁葱葱,曲径通幽的感受。一圈又一圈,一层又一层,后山可以为前来放松锻炼的人提供最佳场所。处于其中,深吸一口气,就会感到全身轻松,卸下一身的疲惫。
与我而言,梅山公园最深的印象还是那几件教室和十四小春卷。前山后山中间的那几间教室一直在那里,陪伴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度过奥数、语文、英语的时光。等待着铃声一响,学生们蜂拥而出,三五个结伴回家,又沿阶而下,聚拢在路边的小摊。一把大遮阳伞,几张桌子,一个推车组成了每个孩子的最佳记忆--十四小春卷。到了现在,虽然阿姨已经将推车经营成了店铺,但这个味道依然牵动着在外的内江人,不少人放假回家第一处打卡点就是这里,好像只有吃上一串春卷才算是真正的回到了内江。
每座城市都有很多公园
不同的公园、不同的构成
也许是园内花开草木的味道
也许是咿呀的戏曲
又或许是童年时期的打闹声
都让梅山公园区别于其他
藏在内江人记忆森林中
(图片源于网络)
本帖最后由 大千发布 于 2021-1-11 17:10 编辑
展开